九龍聖安德烈堂歷史

English

history (header)

里程碑

里程碑: 1904 至 1945

 

1904

  遮打爵士捐贈港幣$35,000 啟動興建聖安德烈堂的工程

1906

聖安德烈堂落成,並於10月6日舉行祝聖禮。A. J. Stevens 牧師成為第一任主任牧師

1909

由遮打爵士捐款興建的牧師樓竣工,第二任主任牧師,H. O Spink牧師是首位住客。他在港成立了第一支童子軍

1912

N. C. Pope牧師就任; 聖安德烈堂安裝了第一部電話。同時,遮打爵士再慷慨捐款,建成舊教會禮堂

1913

拔萃女書院遷往佐敦道1 號現址,開始與本堂建立緊密聯繫 

1914 

第一次大戰期間,聖安德烈堂面臨財政拮据

1919

G.R. Lindsay法改主任牧師於本堂服務八年,見證著聖安德烈堂如何在九龍半島的迅速發展下植根

1927

第六任主任牧師W. W. Rogers牧師上任。聖安德烈堂詩班在指揮及管風琴家Rupert Baldwin先生帶領下,在坊間享譽盛名。教堂聖壇南翼增設一座管風琴,教堂內也裝了吊扇

1934

J. R. Higgs牧師到任後,牧師樓和禮堂受白蟻蛀壞,需要籌募經費修葺

1937

內地難民湧入香港,本堂聯同旺角諸聖堂向難民提供膳食救濟

1940

日軍佔領香港期間,H. A. Wittenbach接任為署理主任牧師,卻被日軍軟禁

1942 

旺角諸聖堂借用本堂作崇拜和米倉

1945

聖安德烈堂被日軍徵用為日本神社,牧師樓則變成地方法院,直至同年8月15日戰事結束。8月20日,聖安德烈堂聯同日本政府委派的Samijima牧師、旺角諸聖堂曾紀岳牧師舉行了一場感恩聖餐崇拜,英藉、日藉和華藉基督徒一同參加

1945

Wittenbach牧師於11月離開本堂,聖安德烈堂暫由三位會友看管

Milestones: 1946 至 1999

 

1946

J H Ogilvie牧師上任成為主任牧師長達九年,他曾任武裝部隊的牧師,縱然已達六十文年,但仍活力充沛

1947

聖安德烈堂開始首班主日學,是首個戰後運作的非華語主日學

1954

此年為本堂奠基50週年紀念,港督葛量洪爵士出席本堂入口拱門和石級開幕儀式。同年,有大量內地難民湧入,本堂參與一連串救濟工作

1955

J H Ogilvie牧師於6月突然離世,Eric Hague牧師接任至1957年。他在任期間,舉行了一個籌款音樂會,由擁有120位成員的俄羅斯東正教合唱團演出,大部份俄羅斯人來自上海

1957

來自英國利物浦的Owen Eva牧師成為本堂第十一任主任牧師,他曾於泰國成為戰俘並於Lindsay法改牧師領導下擔任助理牧師。教堂屋頂的修茸工程開展,直至1959年聖誕前完工

1961-8

Jocelyn Michell牧師接替Eva牧師成為主任牧師時,禮堂和堂伇宿舍因嚴重損壞而急需維修。於禮堂原址興建一所歐藉人士小學的建議被否決,最終於六十週年慶典前以$66,000修竣,而鐘樓尖頂因鐵銹腐蝕於1966年被除去。第一支童子軍協助籌款,於營火會售出超過六百只熱狗

1969

Bob Hyatt牧師成為主任牧師後,聖安德烈堂的會眾和事工均經歷大規模擴展和成長,包括「天星碼頭」佈道團,及教牧同工團隊

1975

本堂會眾決意奉獻$1,000,000興建新大樓(基督中心),餘下的$1,200,000則從其他途徑籌募

1977

「基督中心」的基石奠立,致力要「榮耀上帝、宣揚褔音」

1978

「基督中心」開幕,樓高六層,包括一個新禮堂,多個辨公室,新牧師宿舍和其他適合基督教團體使用的設施

1978

來自澳洲的Ken Coleman牧師成為本堂首位非英藉主任牧師

1983

於清水灣植堂,由文理雅牧師主管

1985

文理雅牧師被委任聖安德烈堂主任牧師,而Dale Hanson牧師則在1987年加入本堂 

1987

香港基督教難民服務處成立(現為香港基督教勵行會),為難民提供援助,文理雅牧師為創會會長

1989

文理雅主任牧師離職返回澳洲,同年John Aldis牧師接任主任牧師一職至1999年,服侍本堂長達10年

1990

於沙田再植一所分堂

1994

本堂開展重慶大廈的外展福音事工,關懷南亞小數族裔居民,是Inner City Missions Ltd的前身

1995

另一所分堂於屯門成立

1997

回歸主日早堂崇拜,「過渡與盼望」,於英國廣播公司環宇電台播放;晚間聯同華人教會舉行復和崇拜

1998

港澳聖公會教省成立

1999

聖安德烈堂是香港首間教會開辦「司提反關懷事工」,旨在訓練平信徒互相支持渡過困境

一項調查指出,聖安德烈堂的會眾來自不同國家和文化背景,約58%為華裔,26%為白人,餘下19%包含其他國籍人士

Milestones: 2000 年至現在

 

2000

Paul Kenchington牧師獲委任為主任牧師,開始計劃與籌備一連串的百週年紀念活動

2004

聖安德烈堂百年慶典活動

2005

文理雅牧師重回聖安德烈堂成為主任牧師

2006

聖安德烈堂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「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-優秀獎」。百年慶典的中心主題是「感恩」-「前人播種,後人收割」。聖安德烈堂開始禱告和計劃日後的動向以鞏固信仰、使命、保育,延益後世

2007

青少年兒童事工發展迅速,急需更多活動場地。經持續禱告,決定租用尖沙咀街坊褔利會六樓,並名為YouthWorX。除了青少年及兒童事工,亦用作其他聚會及辦公室用途

2009

基督中心完成翻新,色系與教堂的歷史建築同出一轍。為了建立教會,發展事工,必須增加人手,擴充同工團隊

2009

2020異象」籌款活動正式啟動,以支持「生命中心」發展項目及「2020異象」事工計劃

2010

聖安德烈堂開始主辦神學証書課程,分別成立「弟兄」及「姊妹」褔音事工,和全方位「家庭褔音事工」。還推出一連串籌款活動以支援「2020異象」發展項目,至2010年9月,籌款已達$30,000,000

2011

聖安德烈堂的主日崇拜增至五堂,並開展全新的「聖安德烈堂伙伴課程」; 而宣教和外展的「環球伙伴」由十個增至十二個。直到九月,在教會內籌募款項已超過$65,000,000。鄺保羅大主教於11月27日為聖安德烈堂主持「2020異象建築工程奉獻禮」。「生命中心」榮獲美國建築師學會香港分會頒發設計優異奬

2012

西九龍教區主教陳謳明主教於6月29日為聖安德烈堂「生命中心」建築工程動工主持祝福禮,工程正式展開。截至11月初,籌得$72,000,000。教會正繼續恆切禱告和籌款,直至達到$155,000,000的籌款目標

2014

生命中心即將投入服務,主日崇拜將會在主堂和「生命中心」內的大禮堂舉行; 兒童及青少年事工則於下層或現有其他設施進行; 至於租用YouthWorX的決定,則視乎2018年前的需求量

2018

聖安德烈堂基督中心租户約滿後,將有更多地方可供不同事工使用,而有望審定本堂以外的用量而繼續租出部份場地

2020

利用西九龍區的優勢,聖安德烈堂致力保育文物古蹟之餘,以2020異象延伸出來的事工繼續造褔社區及全世界。